新華網福建頻道 2003年福建境外投資呈持續較快發展趨勢 04.2.17
發布時間:2004-10-15
來源:未知
瀏覽:次
記者從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獲悉,2003年,該省共新批境外企業40家,協議投資總額2899.45萬美元,其中中方投資2732.18萬美元。目前,正在辦理中的后續項目仍有十幾個。 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分管副廳長賀汪洋女士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與往年相比,2003年福建省對外直接投資呈現出以下主要新特點: 一是境外投資項目和規模顯著增長―― 二是民營企業成為"走出去"隊伍的中堅力量―― 三是投資方式由"窗口"型向實業投資發展。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該省境外企業已逐步擺脫從前"窗口"型或貿易中轉的固有經營方式,逐步向生產型的實業投資過渡。2003年,全省新批的實體型企業達35家,占項目總數的87.5%。貿易中轉站性質的企業僅5家,占12.5%。其中,經中國政府批準,福建省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以善意并購的方式投資1000萬美元,獲得德國JQG(姚石英)股份有限公司12%的股權,成為中國企業在歐洲的第一個資本投資項目。 四是投資領域由貿易為主逐步拓展到生產加工為主―― 五是投資區域由港澳為主轉向多元化―- 六是高科技企業成為境外投資的一大亮點。2003年,以富士通公司為牽頭單位、由20家軟件企業組成的福建省軟件出口聯盟就分別在英國、日本設立了海外接單點,緊密跟蹤世界軟件業發展步伐。新大陸、萬利達、廈華電子、夏新電子、福晶科技、廈門宇光電子等12家科技企業已也開始將銷售、研發的觸角向海外市場延伸。 七是個體分散投資為主開始向集中成片方向發展-- 根據《福建省實施"走出去"開放戰略發展規劃》,到2010年,該省實施"走出去"開放戰略將取得明顯成效,其具體發展目標是:到2005年,爭取擁有國際經濟技術經營資格的企業達到100家,并于2010年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經營企業和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在重點經貿伙伴國(地區)設立一批海外基地,到2005年,基本完成13個海外基地建設和功能開發,到2010年,在重點市場形成2-3個具有影響力的營銷中心、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支持有條件企業到境外參股、兼并和收購相關企業,到境外開展資源合作開發,到2005年,爭取設立60家以上境外加工貿易企業,每年帶動省內料件出口達2億美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