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福建日報】我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

“十三五”開局以來,福建首次“期中考”成績出爐——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1815.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3%,國民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福建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何以實現?


面對這份“考卷”,我省認清大局、把握大勢,解題思路清晰有力: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實現新舊動能平穩接續。


科學決策 攻堅克難


產業轉型升級,是改善供給結構的主攻方向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決策部署。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疑是場硬仗。


如何找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福建療法”,推動“動力切換”和“升級換擋”,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問診把脈,對癥開方,必須立足于“準”。


去年5月以來,省委書記尤權的調研足跡遍布八閩,從沿海到山區,深入企業一線,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一次次深化對傳統產業轉型之道、新興產業做強路徑的認識,分析經濟運行中的現狀、困難和問題,知不足、謀對策。


省長于偉國也先后到龍巖、泉州、福州等市調研,從企業層面了解產業發展現狀,從服務角度了解企業發展需求,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好辦法、好機制。


結構性改革,是全新的挑戰。福建存在著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不合拍”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新興產業雖然加速孕育,但尚未形成有效的支撐;另一方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壓力較大,尤其是處于中低端的傳統產業增速明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業普遍面臨成本上升與訂單減少、產品不好賣、利潤下滑“兩頭受壓”的情況。新舊動力如何順暢接續?推進結構調整的同時,如何保持經濟合理增長?這成為加快發展的必答題。


愈是直面難點和痛點,愈是能理清思路求取共識!皩τ诟=▉碚f,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難點是產業轉型升級,就是要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主攻方向,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高端供給,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的躍升!庇葯鄰娬{。


供給側改革,拖不得、等不起。省委省政府部署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舉措不斷。


去年7月,省委召開九屆十四次全會,研究部署今后一個時期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加快打造福建產業升級版。會后,省委省政府隨即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福建省實施〈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確定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方向和任務舉措。


去年11月,省委召開九屆十五次全會,提出“把動力轉換作為根本出路,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會議審議通過《中共福建省委關于制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將“加快轉型升級,全力打造產業升級版”列為“十三五”時期發展主要任務之一。


去年底,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對2016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今年初召開的省兩會,審議通過《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隨后,“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規劃等關鍵性“子規劃”,亦經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審議通過。


5月19日,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研究提出降成本的7方面21條政策,經測算此舉可降低企業成本410億元,大大減輕企業負擔。


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政策領域的突破,全面提升了要素和資源的配置效率,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添了活力。


補齊短板 優化布局


重大項目鑄鏈集群,帶動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


當前,福建瞄準優布局、調結構,加快大項目對接、建設,圍繞大項目鑄鏈、成群,著力補齊短板。


去年12月,兩岸合作的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奠基,一期投資355億元建設百萬噸級乙烯及下游深加工項目;今年4月,中景石化首套年產35萬噸聚丙烯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并產出合格產品。如今,從江陰半島,到湄洲灣兩岸,到古雷半島,中景石化、聯合石化、中化泉州、古雷煉化一體化等具有先進水平的石化產業“巨人”巍然挺立,福建產業結構的“輕重比”將更加合理。


電子信息產業同樣亮點紛呈。投資240億元的華佳彩高新技術面板項目落戶莆田,全球最先進、最高世代的LTPS(低溫多晶硅)生產線——廈門天馬微第6代LTPS生產線全線貫通,完成該生產線在中國大陸的首秀。再加上廈門聯芯12英寸集成電路項目、福州京東方8.5代面板項目,福建電子信息產業將一舉破除“缺芯少屏”格局,


占領產業高端。


大項目可貴,不僅在于其自身形成的生產能力,更在于其對產業鏈延伸、產業群形成的帶動力。


產業鏈越長,就越能將價值鏈拉向中高端。


石化產業作為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正著力補上精細化率偏低的短板。在泉港,聯合石化投產的一套EO/EG(環氧乙烷/乙二醇)裝置,投產一年來“吃”掉自產乙烯26萬噸,粗略計算產值增加逾10億元。在其下游,泉港已有鐘山石化即將投產,佳化化學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并可再引進一家產業鏈關聯企業,實現該原料百分之百就地轉化!叭蹖iT編制了以特種纖維、高性能膜材料、特種橡膠彈性體及特種工程塑料等四大類化工新材料項目招商規劃!比蹍^區長吳禮源說,“通過深度挖掘產業鏈的高附加值,打造高端石化產業集群!


高端化帶來的集聚效應正在顯現。3月1日,京東方最大的產業鏈配套項目東旭光電8.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正式動工建設,預示著我國將真正實現自主研發玻璃基板生產和銷售,填補了國內產業鏈空白。跟隨著京東方的腳步,還有韓國東進化學、德國林德氣體等上下游十多家企業正紛至沓來。而聯芯項目,則將帶動廈門完成“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裝備與材料”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布局,構建“芯片—軟件—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電子信息千億產業鏈。


補短板之路,福建始終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在緊扣“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中,找到產業變革新機遇,為結構調整提供強大引擎。


作為“中國制造2025”首個地方試點,泉州“數控一代”生產企業目前已有300多家。去年初,泉州確定“數控一代”示范工程的新目標,推廣和應用一千臺機器人、一千臺3C鉆攻中心和一千套“數控一代”裝備。截至去年底,這一“三個一千”計劃,就完成了700多套國產工業機器人,600多套3C鉆攻中心,2000多臺(套)國產數控系統、伺服電機、控制系統的推廣和應用。


其中,嘉泰數控無疑是佼佼者,在去年機床行業面臨困局的情況下,銷售額仍同比增長20%。嘉泰推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鉆攻中心、雕銑機、智能玻璃加工機等國產化設備恰逢其時,滿足了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對設備不斷提高的需求。蘋果、三星等品牌手機的生產線,都用上了嘉泰生產的數控機床!把巯,嘉泰正在研發兩條智能生產線,高速鉆攻中心配上機械手,并增加云端管理、在線檢測等功能。憑借內置傳感器和移動互聯網,機器就好像戴上了智能手環,生產多少零件、耗時多長、故障率多少等,數據都回傳到云端平臺,方便企業及時改善流程!奔翁⿺悼囟麻L蘇亞帥說。


樣板的溢出效應,推動了全省“數控一代”的迅猛發展。從沿海到山區,“數控一代”“智能制造”猶如一陣春風拂過,吹動生機勃發,成為了福建調優產業結構的一抹亮色。


技改提升 創新提速


改造傳統產業與發展新興產業并重,激發活力


傳統產業在福建產業格局中舉足輕重。一雙毫不起眼的運動鞋,鞋面采用的卻是3D打印技術,找不到任何膠水黏合、針車縫合的痕跡,一次成型,節能環保。


這還不過是華峰集團展現的眾多“殺手锏”之一。目前,這家企業在美國圣路易斯和德國紐倫堡設立產品設計中心,在國內外設立產品技術開發中心,在全球擁有超過120人的設計與開發團隊,累計申請專利186項,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獲取世界前三大著名運動品牌耐克、阿迪達斯、新百倫認證的面料供應商,所有產品訂單已排到2017年后。


實踐證明,從供給側入手,著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經營模式,方能從容應對困難、突破重圍,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


技術改造,成為撬動產業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的有力杠桿!笆濉逼陂g,全省滾動實施的省級重點技改項目就有2678項,總投資達8361.75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可新增銷售收入17629.8億元。福建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提升工程”,技改將更加注重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三大方向和工業強基這一基礎。年初,省經信委篩選出今年首批513個省級重點技改項目,總投資2156億元,項目建成后預計新增銷售收入3600多億元。


農業、服務業亦加速向“現代”轉型。全國首家全自動工廠化栽培銀耳的企業福建祥云生物科技落戶尤溪,開始改變這個食用菌億元縣技術上停滯不前、生產上處于又小又散的狀況,通過新技術、新產品,展現出科技含量提高、產業鏈延伸、核心競爭力加強的新面貌。


去年8月,“廈蓉歐”國際班列啟動運營。此后,班列密度增加,由每周一列增加到每周兩列,今年4月又正式拓展成“臺廈蓉歐”班列,首批來自臺灣高雄的外接硬盤搭載班列運往歐洲。效率高、性價比好的現代物流業,架起一條“黃金通道”,將“海絲”與“陸絲”連為一體。


與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并重,新興產業要加快發展,盡快由弱變強,成為新增長極。


去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占GDP比重超過一成。如何才能夠實現福建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倍增”目標?福建挖內潛、引“外援”,聚攏壯大新興產業的合力。


石墨烯產業就是典型代表。在這一先導產業上,福建正努力搶占先機。福建以廈門大學為基礎,建立石墨烯工業技術研究院,采用產學研聯動模式,與英國BGT材料公司和福建輝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并吸引石墨烯發現者、諾貝爾獎獲得者諾沃肖洛夫加盟擔當“智庫”,推動形成以石墨烯為核心的產業集群。


還有不少企業主動進軍探索。廈門凱納石墨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將研發焦點集中于開發低成本高性能的石墨烯量產技術,今年將進行首期年產2200噸石墨烯產品建設項目;廈門烯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首創的G-CVD石墨烯生長系統,已銷售90多臺,市場占有率達80%以上。


追風趕浪,擁抱“互聯網+”,新興產業發展不斷刷新著人們的新認識。支付寶1萬套條碼掃描槍大單花落新大陸公司,新大陸成為國內O2O領域最大的條碼支付設備供應商。


今年2月,中國首個新業態VR(虛擬現實)產業基地落戶福州新區,涵蓋軟件研發、硬件生產、行業認證等與VR產業相關的各個生產領域!坝媱澯萌廖迥陼r間,力爭使基地生產規模達到千億級別,圍繞VR產業生態系統培養各類技術、營銷及管理人才超過五萬名!本W龍公司CEO劉路遠說。


釋放新活力,培育新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福建干部群眾勇于探索,敢于擔當,一定能夠在這場新舊動力接續轉換的“賽跑”中勝出。


分享到:0
新大陸科技集團及部分成員企業
上市公司及部分成員企業
CopyRight@ 2014  新大陸科技集團公司  閩ICP備B2-20050028號  技術支持:一九網絡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