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福州晚報】福州自貿片區企業數量“井噴”

秋天是掛果的季節。秋分過后,我們走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的熱土上,仿佛能聞到果子的清香。


2015年4月21日,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福州片區也正式接下“自由貿易試驗”的“火炬”,接下了國家賦予的“特殊使命”——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突出對臺經濟合作和“海絲”建設,努力把福州片區建設成為改革創新的試驗田。


春種一粒籽,秋收萬顆糧。如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之下,以改革激發內生動力,以開放聚合全球資源,以協同促進共同發展,福州自貿片區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交出了自己的階段性答卷。 ■記者 張旭/文 陳建國/攝


體制機制創新

企業收獲改革紅利


進口商品的稅收沒有變化,但自貿試驗區商店出售的商品價格卻下降了;貿易監管政策沒有變化,但制度創新后,貨物通關時間平均縮短2天至3天,節約物流成本10%左右……這些變化顯示,創新不僅靠政策,更要靠好的制度。以往期望通過土地、稅收優惠及出口便利提供更低生產成本的時代已過去,現在是需要通過改革釋放更多市場自由,提高市場效率的時候了。


如果說一年多以前,人們期待的是國家在自貿試驗區中推出更多的優惠政策,那么在今天,許多人已深刻感受到了制度創新帶來的“改革紅利”,自貿片區內注冊企業數井噴就可見一斑。


截至2016年9月18日,福州片區新增注冊企業19167戶,注冊資本2563億元,注冊億元以上企業449戶;掛牌第1年新增企業數居福建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之首,新增企業運營率達31.44%;引進德國EDEKA、美國COSTCO、阿里一達通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


數字的背后,是政府職能的轉變和富有創新意識的體制機制,在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示范區的道路上首當其沖的是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福州自貿片區在全國率先實行“一表申報、一口受理、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創新實施“就近登記、全城通辦”的便捷準入模式,核發全國首批電子營業執照,推行“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簡化注銷流程”等18項商事制度改革。同時,推進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負面清單+準入前國民待遇”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截至2016年9月18日,新增外資企業587戶、注冊資本196億元人民幣。


海關、國檢累計出臺了39項貿易監管創新制度,僅“改革原產地簽證管理”實施憑企業聲明直接簽證、屬地備案多點通簽模式,使企業產品備案從2個~3個工作日縮短到當場辦結,共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51553份,節約企業簽證時間逾5萬個小時。


此外,自貿片區內實行扁平化審批體制,福州片區綜合服務大廳設立77個窗口,入駐35個部門,拓展便民服務功能。同時,梳理并公布了420項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清單、辦事指南,對審批全流程逐環節逐崗位進行監督,實施申請人動態評議制度,創新建設項目“一口受理”審批機制,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32個工作日。


福州片區掛牌一年來,在復制上海自貿試驗區35項改革試點經驗的同時,已在投資、通關、金融、稅務、監管等多個領域推出7批體制創新舉措77項,經第三方機構畢馬威評估,屬全國首創的有22項。其中“‘一照一碼’登記制度”“簡化CEPA以及ECFA項下貨物進口原產地證書提交需求”2項創新舉措已在全國復制推廣。


從擴大開放到功能拓展,從開啟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到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福州自貿片區的成績有目共睹。


產業轉型升級

新業態新經濟騰云而起


當前,融資租賃、飛機制造、跨境電商、汽車平行進口等高端業態,已經成為福州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


“野馬飛機作為一款純澳大利亞血統、動感十足的輕型運動飛機,用于教學飛行、交通飛行、娛樂飛行均發揮出色!卑拇罄麃啒s譽飛行員歐文·扎普這樣評價野馬飛機。下個月,位于福清的福建野馬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首架野馬飛機即將下線。


除了野馬公司,福建通航多功能航空產業園正打造以整機制造為核心,以飛機交易、飛機維修、航空物流、航空金融等為配套的產業集群。而與之不遠處的化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也在這一年多時間里蓬勃發展。借助自貿區政策“溢出效應”,福州自貿片區正推進江陰港中景石化、建滔化工、閩;さ却笮突ろ椖勘6悅}庫建設,構建大宗石化商品大進大出通道,對接服務千億級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崛起。


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作為改革試驗田,金融創新探索更是自貿試驗區的題中之義。目前,福州自貿片區成功推出首批28個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案例,形成了金融機構集聚、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的良好發展格局。截至7月末,福州自貿片區內金融及類金融企業達1181家。不少企業從中受益良多,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截至7月末,區內本外幣存款余額541.99億元,貸款余額389.91億元,比掛牌前分別增長134.3%、194.3%。


產業轉型升級的足跡在福州自貿片區分外清晰,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智造”型企業發展更是一日千里?屏⒁暡牧峡萍加邢薰境闪砂断榷瞬牧涎邪l合作中心,成功研發國內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菌超薄玻璃,打破了美國的壟斷;華映顯示通過工信部審核,榮獲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證書;新大陸攜手臺灣科研機構,成功研發全球首枚二維碼解碼芯片……


技術領先的背后也離不開科技鏈的保障,福州自貿片區內建設有先進制造業綜合技術服務中心。依托福建省質檢院,建設福州片區兩岸先進制造業技術服務中心,已建成實驗室面積近4萬平方米,為60類2000多種產品提供5200多條標準認證服務,以“一次檢測、全球通行”支撐區內先進制造業發展。


與此同時,更多的中國企業也借著福州自貿片區的東風,真正走出國門,揚帆出海助力絲路經濟。


在今年的廈門投洽會上,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與馬來西亞皆富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決定共同在馬來西亞建設占地6.2萬畝的產業合作基地,項目總投資約32.9億元人民幣,基地分布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檳城、大馬半島等重要水產區。其中,首期2400畝蝦類養殖基地已在柔佛州動建,第二期6000畝基地正在規劃,將開展遠洋捕撈、水產養殖、漁業碼頭、倉儲物流等方面合作。此外,越南、柬埔寨和緬甸分中心正積極籌備,宏東漁業在毛里塔尼亞建設我國境外投資規模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截至6月份總產值超1億美元。


對臺先行先試

推動兩岸經濟共融發展


“我們在自貿區成立服務臺灣青年的眾創空間,就是希望讓臺灣創業青年更好地享受到自貿區的政策優勢,在大陸建立一個創新創業的搖籃!弊再Q區兩岸眾創·優空間負責人蔣淑容說,首批40家企業已經入駐辦公,預計年底將增加到100家企業。


除了兩岸眾創·優空間,85個項目已簽約入駐面積1.2萬平方米的臺商創業園,23家臺灣文創企業已入駐“左營·佐贏”園區……臺商在福州自貿片區扎根,得益于福州自貿片區設立臺企直通車,為臺企入駐提供一站式的便利化服務。


同時,為推動兩岸眾創平臺建設,福州自貿片區打造三個“3”模式:“共創”模式(3個平臺——政策落地平臺+對接創投平臺+融合創新平臺),“聚創”模式(3項服務——人才建設服務+創業交流服務+信息共享服務),“助創”模式(3重輔助——兩岸創業+注冊企業跨境貿易創新+媒體資源),為海峽兩岸創業團隊提供創業生態圈。


自貿試驗區成立一年多來,福州片區內的兩岸經濟交流更加密切。福州自貿片區推出“建立對臺原產地證書核查機制”等5項對臺貿易便利化的創新舉措,率先實施對臺“源頭管理、口岸驗放”模式,率先采信臺灣檢驗結果,2015年臺灣食品進口增長了28.3%。


兩岸金融合作也在這一年邁上新臺階。4家臺資銀行落戶福州,全國5家臺資保險公司中有4家在福州市設立保險機構,數量居省會城市首位;兩岸征信合作實現新突破,區內14家商業銀行開通臺企臺胞在臺灣地區信用記錄查詢業務。


同時,福州自貿片區持續推動對臺服務貿易領域開放,推動兩岸人員往來更加便捷。海峽聯合骨科醫院、瑯岐三江口醫院、兩岸文化創意園等200多項對臺服務業項目落地,成功開通大陸第二條對臺郵件總包水路中轉全球航線。


全國率先啟用電子臺胞證,率先簽發非閩戶籍居民“一次有效往來臺灣通行證”,率先實行在福州外省居民免于提交暫住證即可辦理赴臺旅游通行證等政策,加快閩江馬尾對臺綜合客運碼頭建設,將縮短兩馬單程航線近一半時間。


以開放促改革,改革則帶來了無窮的市場活力,星羅棋布、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新企業從福州自貿片區出發走向新繁榮。


這樣一個新繁榮年代,已經在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露出了曙光,它的創新與活力,如水銀瀉地,洋溢在31.26平方公里的熱土上。


分享到:0
新大陸科技集團及部分成員企業
上市公司及部分成員企業
CopyRight@ 2014  新大陸科技集團公司  閩ICP備B2-20050028號  技術支持:一九網絡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