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
要采訪郭棟很難,因為他恨不得一天有48個小時。這幾天,他白天與南美客商談判,他的團隊研發的二維碼新產品早就走向世界,慕名前來洽談合作的外商很多;晚上他一頭扎進實驗室,為新研制成功的工業條碼掃描槍NVH200量產進行最后沖刺,這又是一項填補國家空白的新成果。讓郭棟特別自豪的是,掃描槍三月正式上市后,將改變國內工業條碼掃描槍依賴進口的局面。為了這一目標,他已記不清加了多長時間的班了。
不斷創新
搶占技術“高地”
1999年,郭棟和研發團隊正是懷揣著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和搶占技術戰略高地的雄心,踏上在當時有些人看來天方夜譚般的國產二維碼技術產品研發之路。
開始研發時,國內連一本關于二維碼的教科書都找不到,郭棟和同事曾想請教國外同行,但人家深知“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之理,根本不說。在五四路銀聯賓館租了兩間巴掌大的房間,中國第一家二維碼研發機構——新大陸集團旗下的自動識別公司在此誕生,這是全球第五家二維碼科技公司。
從1999年到2004年,公司只虧不盈,連續虧了1000多萬元。因為看不到成功的前景,好不容易聚集起的當時國內最優秀的研究團隊,有人頂不住而撤離。
創新只青睞有雄心且有毅力的人,郭棟和五名技術骨干堅持了下來。
不斷超越
“讓中國的聲音越來越響”
記不清多少個夜以繼日,記不清多少次走出實驗室時突然記起自己已多日干糧果腹……郭棟和研發團隊用堅持和專注制造突破:2004年冬,二維碼引擎研發成功,成為國內唯一、國際少數掌握此技術的企業,產品開始出口美國和韓國;2005年,識讀算法取得重大突破,解碼軟件水平也與當時國外水平很接近。
郭棟和同事愛說:“接近不是后來者的目標,超越才是我們的追求!2005年,他們研發的二維碼圖像處理技術達到國際頂尖水平,智能移動數據采集器填補了國內空白,中國第一張電子票在他們手上誕生。
2010年11月,新大陸向全球發布首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中國的第一代二維碼解碼芯片,央視《新聞聯播》將這一研發成果稱為“物聯網的中國芯”。
什么叫中國芯?條碼技術起源于歐美,原本‘穿西裝’‘講英語’,我們研制了可以講純正‘漢語’的條碼技術,讓二維碼世界有了中國語言!惫鶙澱f,新大陸成為全球僅有的5家之一、中國第一家掌握二維碼識讀引擎核心技術的企業。中國企業不再受制于外人,這讓郭棟無論何時想起,心里都美滋滋的,“我們的目標,就是自強!”
有雄心,才能持續創新,郭棟和研發團隊不斷超越。2012年,新大陸發布了第二代“中國芯”。截至去年底,他們已推出200多項專利、近百項全國首創產品,保持著二維碼技術與應用的領先。
郭棟獲得過很多榮譽,但他一個也記不起,他記住的只有使命:“在世界二維碼界讓中國的聲音越來越響,這是我們的責任!
正值壯年的郭棟,原本的滿頭青絲逐漸消失。人們打趣說:“郭總的青絲都轉移到條碼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