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福建日報】讓龍頭企業創新領跑

本報記者 鄭昭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作為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其科技創新事關我省發展全局,系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要事。


據統計,2016年我省納入跟蹤的省級工業龍頭企業共355家,占全省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2.06%;累計實現工業產值10943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的24.5%。其中,產值50億元以上的企業48家,入圍全國500強企業10家,民營企業入榜民營制造業500強9家。全省企業科技創新工作呈現持續加速發展態勢,龍頭企業科技創新引領示范作用增強,為創新型省份建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18日,省政協召開的專題協商會上,政協委員、企業家、科技工作者和省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集中力量扶持龍頭企業科技創新”專題,大家直面問題、尋求對策,展開熱烈討論。


創新驅動,政策先行

 創新驅動,政策要先行。省政協專題調研組認為,從扶持龍頭企業科技創新的視角來觀察,政府位居主要方面,起主導作用。


 從調研情況看,目前我省科技創新政策文件出自多個部門,缺乏整體設計和統一規范,相關政策銜接不夠;一些政策的力度和強度、靈活性和操作性都需要進一步提升;有些政策兌現手續還比較繁雜,企業搞不清或怕麻煩,導致獲得感不強。


如何用足用好現在有的政策?如何優化政策環境?

 企業加快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政府就要進一步簡政放權。


 省政協委員、香港福萬集團執行董事林智彬建議,科研項目承擔單位根據研發需要自行確定和合理調整經費支出結構,不需再報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審批;項目立項不再要求預算編制,也不進行預算評審,由項目單位自行負責,以此簡化行政審批手續,縮短申報及審批時間。


在重大創新問題活動上,給錢不如給機會!笔≌䥇f常委、新大陸科技集團董事長胡鋼表示,企業創新發展的痛點更多集中在創新成果的市場“首用”和“擴展應用”問題上,建議在政府工程、重大項目中有更具體的措施來鼓勵省內重要創新技術的“首用”,并通過建立保險機制或增加企業保證金方式,建立“市場化首用”的風險承擔。


 委員們表示,要以新思維新舉措為引領,聚焦“科技、企業、人才、住房、科研”等關鍵環節,科學系統構建促進龍頭企業科技創新的制度供給,打好規劃政策“組合拳”。


 對此,省科技廳負責人在會上回應說,科技廳積極支持龍頭企業構建好創新生態,加快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推行“松綁+激勵”改革措施,在科研立項、成果處置、職稱評審等方面,賦予科技人員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統籌力量,財稅支撐

 目前,全省龍頭企業中僅有30多家企業建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除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外,傳統產業的研發投入明顯不足,占企業銷售額比例不足1%~2%。研發投入不足已成為創新驅動的絆腳石。


 省政協常委、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程思怡認為,要精準定位集中財力支持龍頭企業科技創新,對龍頭企業和行業骨干企業重點推行補設備、補品牌、補成果,貼利息、貼電價、貼稅收,通過滴灌方式,把財政資金真正補到點上、用到根上。落實支持行業骨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政策,對于研發投入大、創新能力強、創新成效明顯的行業骨干研發投入給予研發費用補助。


 在提升研發經費的同時,也應降低創新成本。省政協常委、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所長曹榮建議,對龍頭企業投入科技創新及新興產業的資金進一步加大稅收優惠力度;對科研院所和高校從企業獲得的研發資金、成果轉移轉化收益等全面實施減免稅政策,降低企業科技創新的成本。


 不少委員們提出,應進一步落實國家有關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等所得稅優惠政策,全面實施我省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分段補助政策,做到能扣則扣、應減盡減。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省財政廳繼續開展2017年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遴選和認定工作,安排專項資金6000萬元用于科技小巨人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獎勵。企業在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同時,財政對企業享受加計扣除政策實際減免的所得稅額,給予同量獎金獎勵。獎勵獎金以該企業相應年度繳納企業所得稅額的地方財政分成部分為上限。


 打破瓶頸,引才聚才

 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引進和培養一個高端人才,可以創新一項業務,帶動一個團隊,形成一個產業。


 但調研中發現,我省存在創新人才梯隊建設滯后,高層次科技人才較少,能帶動學科發展、具備國內外領先水平的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短缺。龍頭企業面臨核心科研人才或團隊“引不來”“留不住”的窘境。


 許多龍頭企業的專職科技人員數量超過一個省屬科研機構,但其中取得中、高級職稱的比例普遍偏低,不利于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對此,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福建省委副主委陳美瓊建議,參照我省有關省屬科研機構自主職稱評定的做法,允許一定產值和專職科技人員數量的龍頭企業開展職稱評定,政府有關部門出臺政策予以規范引導,并認可企業自主評定職稱。


 省政協常委、香港嘉鴻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建明建議,政府可創建“閩籍科學人才庫”有效掌握海內外人才分布,通過人才庫的建設,根據福建發展需要,充分利用閩籍人才這一資源,有針對性地使其為福建發展服務。


 省政協調研組建議,要花力氣下血本,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引進,支持龍頭企業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給予專業技術人才及家屬落戶、住房、子女教育等特殊政策。


 省人社廳負責人回應說,下一階段,省人社廳將擴大職稱評價自主權,支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設立職稱評審委員會開展職稱評審;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完善科技人才在企事業之間流動時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措施;主動跟進和對接龍頭企業人才需求,推進實施新一輪“海納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計劃;推動人才服務“一卡通”,推動各市和有關部門細化落實人才住房、子女就學、落戶方面政策。

分享到:0
新大陸科技集團及部分成員企業
上市公司及部分成員企業
CopyRight@ 2014  新大陸科技集團公司  閩ICP備B2-20050028號  技術支持:一九網絡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