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工信部公示了2021年物聯網示范項目,新大陸科技集團的兩個項目成為“全國示范”,也是福建省唯一一家同時入選兩個項目的企業。
這家福州企業由18名科技工作者白手起家創辦,最終成長為福建乃至全國的高科技龍頭企業。它是如何不斷開辟“數字世界新大陸”的?近日,記者采訪了集團創始人之一、CEO王晶。
上世紀90年代,在“3820”戰略工程指引下,福州科創浪潮洶涌澎湃。1994年初,胡鋼、王晶等人二次創業,開辟“新大陸”。
萬事開頭難,談起創業之初的場景,王晶依舊歷歷在目。“當時,我們向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報告了重新創業的想法,他對我們的創業思路表示贊賞,還叮囑我們一定要堅守創新,堅守實業,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扛過去。”王晶回憶說。
這次見面堅定了胡鋼、王晶等人重新創業的信心。于是,他們把企業命名為“新大陸”,寓意在新的土地上拓荒、進取、創業、創新。王晶說,由于“3820”戰略工程高瞻遠矚,非常重視科技創新,新大陸確立了“科技創新,實業報國”的發展道路。
創業之初,新大陸從金融電子終端入手,打破外國企業的技術壟斷,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分體式POS機。
時間來到世紀之交,已是國內一流金融支付產品與服務提供商的新大陸,在國內率先涉足二維碼領域。“我們認知到,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二維碼是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使者’,是未來的關鍵技術之一。”王晶說,當時,二維碼技術在歐美國家已廣泛應用,在中國卻是一片空白,“唯一的破解之道,就是發展中國人完全自主的二維碼核心技術。”
十年磨一劍,2010年11月11日,新大陸發布全球首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碼解碼芯片。2018年,新大陸又發布全球首顆數字公民安全解碼芯片,實現了“為物賦碼”向“為人賦碼”的提升。如今,新大陸已成為全國唯一掌握二維碼核心技術的企業。
王晶說,新大陸做的事,其實就是“3820”戰略工程要求的事——在核心技術上,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加速企業技術改造;在創新成果轉化上,采取多種形式促進福州技術向內地輻射、移植、擴散和向國際市場輸出。如今,新大陸已擁有國家有效專利500多項、國外有效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600多項,業務版圖覆蓋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
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調研時來到新大陸科技集團考察,對新大陸提出了更高的期許。帶著習總書記的囑托,2015年,王晶帶領新大陸開啟轉型升級,邁上“數字世界新大陸”新征程。
王晶介紹,面向未來,新大陸將繼續秉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緊密圍繞“數字福州”加快建設數字應用第一城,重點把握“數字福建”從電子政務向數字政務轉型的難得契機,聚焦發力“數字中國”向以“人”為中心的數字治理轉型升級,搶抓數字身份與數字貨幣兩大創新試點的千載難逢的產業機遇,用數字技術的創新賦能,服務政務、社會和百姓,“讓中國的科技創新旗幟揚帆出海,插遍世界每個角落”。